□通訊員 鞠永平
  金陵晚報記者 高潔
  6月14日是第9個文化遺產日,在此來臨之際,鎮江市民高文橋將一件有著千年曆史的古代漆器權杖捐贈給鎮江博物館。他的這件寶貝曾由央視鑒寶專家認定為罕見國寶,有專家認為,該寶貝為南宋時期的物件,價值連城。昨天上午,高文橋將這件文物捐贈給了鎮江博物館。
  鍛煉路上發現文物寶貝
  昨天上午,在鎮江博物館舉行了捐贈儀式。現場,記者看到了高文橋所捐的權杖,直徑約4.5釐米,長1.7米,通體雕有精美的“如意”花紋,髹黑飾朱,兩端安裝有鑄銅製“如意頭”和“如意腳”。據高文橋介紹,此物件剛出土時顏色更鮮艷,紅與黑交織,形成富有音樂感的藝術風格,展現出一個琦瑋古樸、流動飛揚、變幻神奇的神話般的世界。
  高文橋是和平路街道一泉社區居民,平時喜愛收藏,能收穫到這件寶貝也完全出於偶然。10個月前,高文橋去南山晨練,在歸途中發現有兩個小青年手拿一根“棍子”邊走邊舞,“棍子”上精美的紋飾引起了他的註意。作為江蘇省收藏家協會會員,他對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的相關報道頗有研究,知道這是一件古代漆器,剛出土的。
  識出寶貝的高文橋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他與兩位小青年繼續交談,得知他們是從附近的建築工地的土方里撿的。
  為了能討到寶貝,高文橋與兩位年輕人討價還價,最後商定以6000元價格將其買下。由於身上沒有足夠的現金,高文橋還特意去附近的銀行取錢,湊上足夠的現金換回寶貝。
  拒絕多方邀請 文物留鎮江
  “為妥善保護這件古物,我隔兩三天就用純凈水煮幾條毛巾,用濕毛巾敷在權杖上面,為其增濕,防止它乾裂。每次換毛巾都發現毛巾被權杖滲出的液體染黃了,權杖的重量也逐步減輕。”高文橋說,2013年,央視鑒寶專家走進鎮江,他曾拿著權杖請專家鑒定,專家贊其是價值連城的國寶,並動員他捐獻給國家。消息傳出後,一時間許多外地的博物館紛紛來電、來信,甚至派人趕赴鎮江,欲徵集這件文物,而高文橋執意讓這件文物留在鎮江,最後決定捐給了鎮江博物館。
  資深收藏家江平先生得知消息後,為高文橋和鎮江博物館牽線搭橋,最終促成捐贈事宜,他對權杖也頗有研究。據江平介紹,權杖又叫王杖、齒杖或者鳩杖,是長者地位的象徵,起源於周代的“齒杖制度”。先秦時國君常授予老人王杖,以示關心和尊重。《禮記·王制》曾記載:“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漢朝政府在全國範圍內,對符合一定條件的老人賜予飾有斑鳩手柄的王杖,並賦予杖主一定特權的制度,使王杖制度進一步法律化、制度化,是漢代養老、敬老舉措中最為顯著的特色,寓意我國養老制度逐漸形成。
  此外,江平還告訴記者,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從新石器時代起,我國勞動人民就認識了漆的性能並用以制器。歷經商周秦漢直至唐宋元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發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專家:文物為南宋時期物件
  據鎮江博物館館長楊正宏介紹,該館曾邀請南京博物院及徐州博物館等相關專家來鎮江,專門為高先生這根權杖做鑒定。專家稱,證明不了它是漢代的,最終通過“如意頭”和如意紋飾,一致認定它是南宋時期的物件。
  高文橋說:“儘管有許多朋友都勸我不要捐,有人願意高價收買,但我還是決定捐給博物館,妻子對我也很支持。”
  在捐贈儀式上,鎮江文廣新局局長周文娟給予高文橋高度評價,贊其繼承和發揚了先賢們愛鄉,無私捐贈的優良作風,填補了該館在宋代漆器類別方面的空白。這一義舉將為鎮江市收藏愛好者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
  據瞭解,到2014年12月19日,鎮江博物館就建館56年了。建館以來,先後有200餘人捐獻了近萬件文物。在館藏的3萬餘件由新石器時代至元明清各類藏品中,由社會各界人士捐贈的約占三分之一。  (原標題:市民將南宋權杖捐給博物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cmkiyaxg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